少有上市公司像吉宏股份这样配资低息炒股配资门户,同时在两个不同赛道上都跑在了行业前列——印刷包装赛道上,它是中国市场收入排名第一的纸制快消品销售包装公司;跨境电商赛道上,它的亚洲社交电商收入规模排名中国B2C出口企业第二。
少有上市公司像吉宏股份这样,同时在两个不同赛道上都跑在了行业前列——印刷包装赛道上,它是中国市场收入排名第一的纸制快消品销售包装公司;跨境电商赛道上,它的亚洲社交电商收入规模排名中国B2C出口企业第二。
从解决包装印刷行业“设计与印刷环节割裂”的微观痛点,到提前布局环保包装产品,再到进军跨境社交电商,用自研系统把投资回报率做到近200%……吉宏股份凭借一项项创新产品和服务,在双赛道上持续加速,并于今年5月底登陆港交所,踏上“A+H”新征程。
在采访中,吉宏股份创始人、实控人庄浩透露,让公司得以在两大主业上破浪前行的,不仅是一股子闯劲儿,更有三大法宝——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风险机遇,以专业技术与人才筑牢根基,以改革的决心勇气开拓新天地。
展开剩余81%以洞察力前行
对于每一次成功的转型,庄浩自谦称“选择大于努力”。但记者采访发现,每一次成功选择的背后,并非盲目“瞎闯”,而是包含了每一个“吉宏人”的努力,更反映了掌舵者对行业的深刻洞察。
20世纪90年代初,在国企工作3年后的庄浩辞职,从设计领域开启创业生涯。2006年,她又拿出158万元的积蓄承包厂房,一头“闯”进包装印刷业。
在“闯”的背后,其实是庄浩敏锐地洞察到行业痛点。当时,设计和印刷总是“两张皮”,成品和设计图时常对不上。凭借大学所学知识和工作经验,她努力把两个环节拧成一股绳——既做好创意设计,也兼顾印刷制造。几年间,庄浩陆续带领公司为心相印、清风、舒洁、洁柔、维达等家喻户晓的生活用纸品牌提供包装印刷服务,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、记忆点鲜明的包装产品。
“包装看着简单,但实际上我们做了非常多的工作,既要统一包装印刷规格,又保留每家公司各自的品牌特点。”庄浩说,如今抽纸的开口撕拉设计便是当时吉宏股份与客户探讨出来的创意。
很快,庄浩又敏锐地捕捉到行业发展趋势,认为“环保”是包装印刷公司发展的必经之路。2013年,当许多包装印刷企业还在大量生产塑料包装时,吉宏股份已经开始投入大量产能发展环保纸袋、环保纸杯等业务。
2017年,“闯”与“察”的故事还在继续。这一年,包装印刷行业增速开始放缓,庄浩决定跨界闯入跨境电商赛道,开启公司未来的第二增长曲线。
跨界看似大胆,实则深思熟虑。庄浩认为,包装与电商广告的本质都是营销,包装印刷业务中,公司通过创意设计和供应链优化来服务快消客户;跨境电商营销则复用此能力,将电商广告视为“新包装纸”,精准对接普通消费者。
转型第一年,电商业务营收就占到吉宏股份总营收的近20%。2018年,互联网业务成为吉宏股份的第一大核心业务,营收达12.09亿元,同比增长461.94%。
以技术筑根基
吉宏股份进军跨境电商领域时,该行业已是一片红海。如何破局?庄浩决心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。她瞄准社交媒体的潜力,锚定算法驱动的“货找人”模式。
“‘货找人’就是通过大数据和算法技术,让电商营销广告嵌入社交媒体中,精准触达目标客户,促进产品转化。”庄浩向记者解释,数字营销的高效率将助力公司进一步突破成交壁垒。
因为坚信“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”,庄浩聘请了在互联网营销和跨境电商行业摸爬滚打了20年的宿将王亚朋担任吉宏股份董事长,专门负责公司跨境电商业务。
王亚朋认为,尽管“货找人”模式具有较高门槛,但优势明显。“该模式,能减少维持庞大库存的前期费用,让公司快速响应市场趋势和需求;能让公司积累丰富的数据,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及偏好,进而提升选品等环节的有效性;能让公司灵活地在社交媒体平台投放广告,不依赖任何单一第三方平台的线上流量。”他说。
如何实现此构想?吉宏股份选择自主研发系统,用技术为公司发展打好“地基”。
一开始,技术团队只有不到10人。他们白天做业务、对接客户需求,晚上在办公室研究系统的基础模型如何搭建。“如何提高爆款预测的准确率”“如何实时处理用户行为数据”……随着一个个难题被解决,公司自研的Giikin系统逐渐被打磨成型。
庄浩既为这支“白天打仗,夜里造枪”的研发团队骄傲,也因Giikin系统带来的硬实力而更有底气。如今,吉宏股份研发团队已超200人,总研发投入近3亿元,优化后的Giikin系统实现了签单率近90%、投资回报率近200%。
以变革开新局
吉宏股份的双主业成长之路并非始终顺利。但每次面临逆境,公司总能及时主动变革,以求破局。
2024年,对吉宏股份来说是充满挑战和压力的一年。当年6月,公司跨境电商业务首次单月亏损;7月,坚守近20年的包装业务的业绩也首次亏损。
面对危局,公司管理层召开紧急会议,庄浩和王亚朋达成共识,不能只考虑投资回报率,也要注重扩大市场规模。
这一决策效果立竿见影。2024年第三季度,吉宏股份的净利润环比大幅增长110%至6231万元,第四季度延续涨势。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,上半年,吉宏股份实现净利润1.12亿元至1.19亿元,同比增长55.00%至65.00%。
业绩回暖之际,庄浩却更清醒了:“跨境电商靠流量获利的时代终结了。下半场要么拼产品力,要么拼技术提高经营效率,吉宏股份必须两条腿走路。”
她算了一笔账,吉宏股份通过“货找人”的方式将货品推送给消费者,消费者多为冲动性消费,因此复购率远不如品牌电商。庄浩明白:“品牌化是破局关键,公司必须变革。”
在庄浩看来,变革就好像是“又一次创业”,需要走一条新路。庄浩的第一步,是针对跨境电商利润降低的行情,开始尝试建立自有品牌。
当前,“Konciwa”和“维米亚”这两个自有品牌为吉宏股份贡献了超亿元的收入,验证了“数据选品+本地化设计”路径的可行性。
吉宏股份的下一步“变革”在哪儿?庄浩的答案是深化出海布局。
今年5月,吉宏股份登陆港交所。庄浩认为,赴港上市不仅意味着公司多了一个融资渠道,更将为公司在全球舞台打开更广阔的空间。她透露,目前吉宏股份已在中东建设智慧工厂,后续将进一步挖掘和发展当地新客户。
“我是一个极端的风险厌恶者。”庄浩向记者坦言。然而配资低息炒股配资门户,从吉宏股份的成长故事中可以看到,她所谓的“极端厌恶风险”并非保守主义,而是基于“洞察、调查、筑基”的稳健成长策略,也为企业转型与变革提供了独特的吉宏样本。
发布于:上海市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